立秋是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最安全靠谱的配资公司,也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。它标志着孟秋时节(秋季的开始),通常在每年的公历8月7日、8日或9日。虽然名为“立秋”,但这并不意味着凉爽的秋天立刻到来。此时在大部分中国地区,尤其是南方和长江中下游地区,暑热依然强盛,甚至可能处于一年中最热的“三伏天”之中。
古人将立秋分为三候一候凉风至:此时的风已不同于暑天的热风,开始带来一丝凉爽。二候白露降:昼夜温差增大,早晨的大地上开始有雾气产生,凝结成白色露珠。三候寒蝉鸣:秋天感阴而鸣的寒蝉开始鸣叫。
立秋的传统习俗贴秋膘:流行于北方。夏天炎热,人们食欲不振,体重可能减轻。立秋这天,人们会吃些味厚的美食佳肴,意在“以肉贴膘”,补充营养,为即将到来的秋冬储备能量。啃秋/咬秋:流行于南方和一些北方地区。在立秋这天吃西瓜、香瓜或桃子等瓜果。寓意啃去暑气,迎接凉爽,也有祈祷秋天不生痱子、腹泻等疾病的意思。有些地方会在傍晚围坐分食西瓜。
养生小贴士润燥养肺:中医认为秋季对应肺脏,立秋后燥气渐起,养生应以养阴清热、润燥生津、养肺护肺为主。可多吃些银耳、百合、莲子、蜂蜜、梨、芝麻、藕等滋阴润肺的食物。
立秋是名义上秋季的起点,但实际暑热未尽。它是一个承前启后的关键节气,提醒人们夏热将退,秋凉渐生,也标志着农事活动进入繁忙的收获与秋种阶段。围绕立秋的丰富习俗和养生智慧,体现了中国人顺应自然、调和生活节奏的传统理念。虽然现代气候变暖可能让“秋意”姗姗来迟,但立秋作为重要的时间节点和文化符号,其意义依然深远。
财盛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